潼關博物館:一座展館就是一部史詩
潼關博物館坐落于陜西省潼關縣古城東山景區(qū),是目前陜西省縣級博物館面積頭一個大的,文物很多的博物館,總投資約5000萬元。
潼關是千年古城、文明古關。潼關博物館主題鮮明,布展新穎獨特,充分運用現(xiàn)代高科技手段,超大立體顯示屏,讓游客感受到了潼關濃郁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,游客內心震撼頗深。博物館以歷史人文、自然地理、社情民俗、經濟發(fā)展為主題分為四層,一層: “千古潼關地靈人杰——歷史文明廳”,文物珍貴。二層:“氣吞山河鐵馬雄關——關隘文化廳”。三層:“漕運商貿民俗工藝——水運民俗廳”。第四層:“華夏金城富美潼關——美好金城廳”。
序廳
博物館的序廳,正面對著的是鐵馬雄關大型主題雕塑。序廳兩側,左右各有四幅青綠山水的畫,俗稱“潼關八景”。在展廳入口有電子查詢機,可以隨時查詢博物館的基本信息。
歷史文明廳
總共分為十個單元:遠古傳說、文明曙光、商周有考、魏晉爭戰(zhàn)、宋元角逐、明清昌隆、民國凋敝、當代中興。進入頭一個展廳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《潼關賦》,此賦由唐代文人張翌所寫,惟皇王之建國,分中外于上京;憑山河以作固,閾夷狄而騰聲。張翌的這篇潼關賦,首先從地形上說明了潼關乃咽喉,其次從歷史時代展開,講述了潼關的變遷,指出了潼關在歷史上的主要作用,贊揚道:建功定霸,期乎此關。由此可知,潼關在歷史地位上很重要。
潼關賦、李自成雕像、杜甫《潼關吏》、潼關古城沙盤圖、珍貴文物、關隘文化廳。
總共分為三個單元:“峽束黃河去,根連太華幡”、“山勢輔三雄,關門扼九州”、“自古多戰(zhàn)事,華夏數潼關”。
總共分為四個單元:“三河交匯潼激關山”、“漕運水利國之糧倉”、“商鋪林立市井繁榮“、“鄉(xiāng)風禮俗傳統(tǒng)技藝”。
美好金城廳
總共分為四個單元:潼關自然資源、金礦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歷程、潼關落腳點、展望未來。
展覽大廳
在潼關博物館中,能夠一睹潼關古城的雄偉身姿,在濃郁的關隘文化氛圍中再次感受戰(zhàn)馬嘶鳴的錚錚時代。潼關博物館猶如記憶的名片,是昨日輝煌的見證者,今日的中流砥柱,明日潼關人的精神脊梁。